《蓝田文集》书影
五 尹和靖
程门中资质最钝的要推伊氏,而实体力行谨守师说不肯变异的也算尹氏。尹氏名焞,字彦明,世居洛阳,于师门为同乡。他生长在很讲学问的一个家庭:他的祖父名源,字子渐,学者称“河内先生”;叔祖名洙,字师鲁,学者称“河南先生”,他的父亲名林,官至虞部员外郎,叔父名材,亦以学行知名于当时。既有这种优贤的家庭,幼小时所受的教育自有很深的根柢;再加以理学大家程门的陶冶,所以其工夫非常之笃实。尹氏当二十岁时从学伊川,业已举了举子。在哲宗绍圣元年,将往汴京应进士,看见试题内有“元祐邪党”的语句,气得发叫,不试而去,他自此终身不应进士举了。尹氏从学伊川,差不多二十年,伊川死了之后,他自己即在洛阳教起书来。他的性情之孤僻差不多胜过其师,在洛阳讲学时,除吊丧问疾以外,一切应酬,完全谢绝,政府诸人召他进京去做官,他也不受。这样清贫的生活过了十七年,“和靖处士”之号就在这个时候被人赐给的。当靖康元年,尹氏已五十五岁了,金兵南下,攻陷了洛阳,他的全家皆被杀害,他因门人的救援,从九死一生中逃到长安山谷中;后来又从长安流离到涪州。涪州即从前伊川被谪贬的地方,他于是搜集他的先师的遗书,也在这里讲起学来,过了数年,高宗在临安奠定了基础,网罗许多名人学者装饰门面,尹氏于是被邀请,几经敦促,他才由涪州顺流而东下,来到南都谒见高宗。在南都四年,虽然官至礼部侍郎,其职务不过侍讲经筵之类,所执的仍旧是讲说生活。迨后因和议问题,与秦桧的意见不合,亟力求去,去职四年后才死。死之年为高宗绍兴十二年,距生于神宗熙宁四年,共活了七十二岁。程门弟子以他与杨龟山为后死,而他又后于龟山十一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