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节 外国教育学在中国的批判引进(1957—1976年)
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,教育也步入了新的阶段,需要新的教育理论。1958年“教育大革命”的发生使凯洛夫主编的《教育学》受到批判。1957年至1966年,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状况与上一阶段有了明显的不同,全方位“一边倒”的方针在这一阶段变成结合中国实际,使教育学“中国化”。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阶段,它承接了上一阶段对苏联教育学的大规模引进,同时也是后一阶段“文化大革命”乃至“文化大革命”结束后两年内没有一本苏联教育学著作被引进的前兆。①1967年到1976年,教育学遭到破坏,外国教育学被全盘否定。
一、以教育学中国化为目标的引进(1957—1966年)
1956年至1966年,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:一是1956年至1960年,以“教育大革命”为中心;二是1960年后开始的总结和调整。这一时期,苏联教育学的引进逐渐弱化,其他国家教育学的批判引进相对增加。
(一)逐渐弱化苏联教育学的引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