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上朝的时候,惠帝当面责备曹参:“为什么要惩治曹窋呢?上次那些话都是我让他规劝您的。”曹参立刻脱帽谢罪说:“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,陛下的圣明英武比得上高帝吗?”惠帝说:“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!”曹参又问:“陛下看我与萧何,谁更贤能?”惠帝说:“您似乎比不上萧何。”曹参便说:“陛下说得很对啊。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,明确了法令,如今陛下只要垂衣拱手,我与群臣则谨慎遵守各自的职责,大家按部就班,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,不也就行了吗?”惠帝无言以对,只能点头说:“好。您去休息吧!”
曹参做汉朝相国,前后有三年时间。他死了以后,追谥为懿侯。曹参之子曹窋接替了他父亲的侯位。
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:“萧何制定法令,明确划一;曹参接替萧何为相,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。曹参施行他那清静无为的做法,百姓因而安宁不乱。”曹参继相三年病逝,汉史上与萧何齐名,“萧规曹随”一词也成为历史上的佳话。
曹参为政,清静无为,待人宽厚,选拔官员时极力摒弃那些聪明伶俐的严苛之人与名利之徒,他懂得在府中国中容纳人的瑕疵,甚至给奸恶之人以容身之所,他引导百姓按照天地赋予自己的本性行事,而不强加干涉。这些不是恰恰符合孔子一直推崇的中庸之道吗?汉朝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休养生息之积累,方才达到了后世的“文景之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