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阻止日军进攻,中国军队决定在河南中牟县赵口和郑州花园口掘开黄河堤,引起泛滥,造成水障。6月9日花园口决堤放水,次日赵口之决口处亦被冲开。两处黄河水倾泻而下,流入贾鲁河,汇入沙河,以后流向安徽太和、阜阳,汇入淮河。黄河决口,使豫东、皖北、苏北地区44县数万平方公里变为一片泽国,造成大批灾民流离失所,广大民众蒙受巨大灾难。行政院于6月12日制定了黄泛区灾民救济办法,令各地方救抚。黄泛形成的巨大水障,使日军停止了对中国军队的追击,阻滞了日军沿淮河西进和从平汉路南下进攻武汉的部署。6月10日,日军即攻占中牟、尉氏,但因黄河决堤泛滥,日军不得不向东回撤。中国军队于18日克复中牟,26日克复尉氏。此后中日军队沿黄泛区对峙。
(二)晋绥
太原会战结束后,中国军队退守晋南及正太、同蒲路两侧山地。1938年2月上旬,日军发动攻势,一路沿同蒲路南下,一路从武(安)涉(县)大道攻东阳关,侵入晋东。第二战区部署:分右翼军(以朱德为总司令)、中央军(卫立煌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中央军总司令)、左翼军(以傅作义为总司令)三路,对日军发起进攻。因战事失利,同蒲路南段一些城镇失陷。28日,日军占领临汾。同蒲路南各部向汾河以东、以南山地转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