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罪心理专家在研究诸多连环杀手后总结出,连环杀手最大的特征是犯罪行为的稳定性。对他们来说,杀人动机、模式和杀害的对象是不会轻易改变的,因为连环杀手行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心中某个特定的目标。这个目标可能与性、权力,甚至与生存有关,但这些原因都是扭曲的。连环杀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树他们心中的目标,而且杀人模式、动机都不会轻易改变。
著名学者海伦摩里森经过研究证明,连环杀手并没有共通的心理背景。有些人之所以成为连环杀手,可能与家庭、社会、文化教育、宗教信仰等背景有关,也可能是情感发展受到障碍,导致他们的认识与现实脱节,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。
“漂亮的诱惑”:高学历连环杀手
1973年12月6日,美丽的麦肯尼公园迎来了冬日的寒冷,到处呈现出萧索的景象,但仍有几个年轻人在公园中散步、闲聊。在公园一隅,当一个年轻人经过那里时,发现了一具被肢解的尸体,吓得魂飞魄散。他慌忙招呼附近的人,随即有人向FBI报了案。
FBI探员闻讯赶到了案发现场,法医对受害者的尸体进行检查后发现,死者是被人勒死的,并遭到凶手的性侵。残忍的是,凶手还将死者的喉咙割开。FBI对案发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勘查,但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。后来经调查得知,死者是15岁的凯西·迪瓦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