冤明案清,善恶终有了结局,一切自是一片新天地。眉县知县,主观武断,按照明法,绝难再为民之父母。然而,张太后和太监刘瑾此次法门寺事佛之行,乃在与人为善,多行善事,他们决定对赵廉法外开恩,“姑念他尚能知过悔改,在限期内查明案情,不予追究,仍做皇家命官”。
注释:
[1]慈恩宗:即法相宗,因创始人之一的窥基住长安慈恩寺而得名。
[2]《嘉兴藏》:明末清初刻造的私版藏经。创刻于明神宗万历十七年(1589年),清圣祖康熙十五年(1676年)完成,由僧人真可、德清、密藏等主持,先在五台山,后移至径山(在今浙江余杭)雕版,最后将经版集中在浙江嘉兴楞严寺印刷。全藏分“正藏”“续藏”“又续藏”三部分,共收佛典2141部。
[3]乡约:明清时乡中小吏,由知县任命,负责传达政令、调解纠纷。
关于玉镯奇案的再调查
我们第二次去法门寺采访时,沉浸在浩繁的历史与沧桑的传奇中,宋巧姣告状的跪卧石使我们的身心为之一振,就决定对这一离奇的传说追根刨底一番。
在写完了宋巧姣告状的故事后,意犹未尽,我们遂萌发了对这个“玉镯奇案”的再调查。诸如传说与史料有没有距离、史实及其人物今天是否还留有让我们怀念的东西等等,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,我们来到了与扶风法门寺紧邻的县——眉县(古称郿县),走进了当地的文史资料编写组。